黄家豪老师浅谈:中微子和道教之间的联系

著名国学传承人黄家豪,生于1969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大湾镇百丈村。现任中国未来研究院产学研分会理事会理事以及中国未来研究院教育分会易道智慧实训基地副主任。

近期,央视发布了一则消息,科学家们在地球地下700米处,捕获了一种宇宙中的“幽冥粒子”——中微子。那么中微子到底是什么?来自哪里?道教和中微子到底存在什么联系?

中微子,或称微中子,是基本粒子中的一员,属于轻子家族,符号为希腊字母ν(nu)。作为宇宙中最常见的粒子之一,中微子几乎不带电,质量极小,可以轻易穿透地球和其他物质。由于其极低的相互作用率,中微子被形容为“幽灵粒子”,它们在宇宙中四处游走,却难以被直接探测。

中微子的存在最早由奥地利物理学家沃尔夫冈·泡利在1930年提出。泡利在研究核反应中能量守恒的问题时,推测出中微子的存在,并在1956年通过实验最终确认了这一粒子的存在。

中微子被称为“阿飘”,主要是因为它们极难被探测到。中微子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可以轻松穿过地球而不被阻挡。道教文化中,“阿飘”是对鬼魂的俗称,形容其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特性。这与中微子的性质不谋而合,因此科学家们戏称中微子为“阿飘”。


©2024 版权所有-新融端 工信部:蒙ICP备2023002399号